一、中國四大漁場是什么?
中國四大漁場分別為南部沿海漁場、西沙西部北部灣口外底拖網漁場、舟山漁場、黃渤海漁場。具體如下:
1、南部沿海漁場:
這個名字其實是對于南海沿岸一系列小漁場給出的統稱。面積大,不過由于主要出產熱帶魚類,不像舟山漁場那么出名。這個漁場的功能也因為周圍過度發展捕撈業和養殖業而減退。
目前雖然市場對于海鮮的需求還在進一步增大,但發展起來的養殖業已經大大降低了人們對于天然漁場的依賴性。養殖也可以幫助漁民增加收入,保障他們的安全(畢竟出??倳幸欢L險)。但是漁場的消退也在警示人們目前的海洋生態環境正在惡化。地球上的萬物都息息相關,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刻不容緩。
2、西沙西部北部灣口外底拖網漁場(北部灣漁場):
北部灣的資源豐富,因餌料豐富,盛產鯛魚、金線魚、沙丁魚、竹英魚、藍圓、金槍魚、比目魚、鯧魚、鯖魚等50余種有經濟價值的魚類,及蝦、蟹、貝類等,是我國優良的漁場之一。
沿岸淺海和灘涂廣闊,是發展海水養殖的優良場所,貝類有牡蠣、珍珠貝、日月貝、泥蚶、文蛤等,馳名中外的合浦珍珠(又稱南珠)就產在這里。潿洲島、鶯歌海等海底石油、天然氣資源也很可觀。沿岸河口地區有許多紅樹林。
3、舟山漁場:
位于杭州灣以東,是中國面積最大的一個漁場。主要產出四種經濟魚類:大黃魚,小黃魚,帶魚,墨魚。受到過度捕撈影響,漁獲量已經大不如從前。當地政府已經為此宣布了振興計劃。
形成原因是臺灣暖流和沿岸的寒流交匯,以及大陸徑流形成的低鹽水團。這片區域常年水色混濁,但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這里的魚無論從種類還是數量上來說都很多。洋流交匯使得這里既有冷水魚類也有熱帶魚類。
4、黃渤海漁場:
位于黃海,渤海海域,由沿岸流和黃海暖流分支交匯形成。曾經是小黃魚,對蝦,藍點馬鮫等魚類的重要產地。
近些年,這片海域建了很多石化項目,造成嚴重的海洋污染,漁場的功能也在隨之衰退。
二、中國四大漁場分布
1、舟山漁場
位于杭州灣以東,長江口東南的浙江東北部,它是浙江省、江蘇省、福建省和上海市三省一市及臺灣漁民的傳統作業區域,以大黃魚、小黃魚、帶魚和墨魚四大經濟魚類為主要漁產,號稱是中國最大的漁場,這個漁場就是舟山漁場。
2、渤海灣漁場
這個漁場位于渤海灣一帶,面積約3600平方海里,是山東省、遼寧省兩省漁民的主要捕撈漁場。不過近十幾年,環渤海地區上馬了眾多的石化項目,對漁場的海洋生態系統確實有所損傷,漁場的功能在逐漸衰退。
3、南海漁場
南海漁場是我國著名的熱帶漁場,這里是捕撈金槍魚、馬鮫魚、紅魚、鯊魚、石斑魚的重要漁場,不過,南海漁場和渤海灣漁場一樣,由于過度的近海漁業養殖,已經造成海域嚴重富營養化,漁場的功能也確實在減退。
4、北部灣漁場
北部灣位于中國南海的西北部,是一個半封閉的海灣,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恰好被中越兩國陸地與中國海南島所環抱,這里是捕撈緋鯉、紅笛鯛、金線魚、藍圓等魚類的優良漁場。
擴展資料:
漁場形成條件:
漁場是魚類、貝類等水生動物豐富的水域,影響漁場形成的因子有很多,概括起來分四大類:水文、氣象、地理、生物。
1、沿海大陸架海域,水深較淺,光合作用較強,有利于海洋植物生長
2、寒暖流交匯、冷海水上泛、淡水河流注入等處,餌料豐富;
3、魚類對風有逆風或順風行動的特性,風影響氣溫和水溫變化,也就可以影響到漁場穩定和變化趨勢。
4、中高緯度,水溫呈季節變化,這類區域利于魚類常年或者季節性地聚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渤海灣漁場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舟山漁場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北部灣漁場
我國四大漁場:黃渤海漁場(主要分布在渤海,黃海)、舟山漁場(舟山群島附近)、南部沿海漁場,(分布在廣東沿海)、北部灣漁場(北部灣,海域)
北部灣
呂四漁場
海州灣漁場
舟山漁場
三、求:中國四大漁場和鹽場的位置和名稱。 不要亂答!謝謝
(來自貼吧和知道)
中國主要漁場有:黃渤海漁場、呂泗漁場、大沙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東沙漁場、北部灣漁場、中沙漁場、西沙漁場、南沙漁場等。其中的黃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北部灣漁場由于產量高,被稱為中國的四大漁場。
中國四大鹽區:
(1)長蘆鹽區:長蘆鹽區的鹽場主要分布在樂亭、灤南、唐海、漢沽、塘沽、黃驊、海興等縣區內。其生產規模(包括鹽田面積、原鹽生產能力和鹽業產值等)占全國海鹽的25%~35%。1988年原鹽產量為415萬噸,占渤海區海鹽產量的50.2%。從長蘆鹽區的開發現狀看,天津濱海的塘沽、漢沽等鹽場擴大的余地不大,隨著城鎮、港口工業的發展,還有進一步縮小的可能,但黃驊、南堡、大清河等鹽場還有相當的發展潛力。
(2)遼東灣鹽區:遼東灣鹽區有復州灣、營口、金州、錦州和旅順5大鹽場,其鹽田面積和原鹽生產能力占遼寧鹽區的70%以上,1988年原鹽產量達205.7萬噸,產值達2.8億元。
(3)萊州灣鹽區:該區是山東省海鹽的主要產地,包括煙臺、濰坊、東營、惠民的17個鹽場,鹽田總面積約400平方公里,1988年海鹽生產量為293.9萬噸。萊州灣鹽區從技術裝備水平、產品質量以及企業經濟效益來看,在國內各鹽區中處于先進地位,主要鹽場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0%以上,單位面積產量高達 73噸/公頃,列北方各海鹽區單產之首。
(4)淮鹽產區:因淮河橫貫江蘇鹽場而得名。江蘇鹽場分布在北起蘇魯交界的繡針河口,南至長江口這一斜形狹長的海岸帶上,跨越連云港、鹽城、淮陰、南通4市的13個縣、區,占地653平方公里。江蘇海岸帶有全國最為廣闊的沿海灘涂,四季分明的氣候條件,適宜于海鹽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