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19研究所領導
武漢第二船舶設計研究所(中船重工集團第719研究所)
2. 722研究所領導
碩士畢業進研究所因科研單位性質而定有沒有正式編制。如果碩士研究生畢業后應聘到央企或者是國企研究所都是有正式編制,享受五險一金待遇,并且是事業單位編制的科研人員。
如果研究所是私企管轄的研究所肯定沒有正式編制,同時簽訂勞務合同,工資待遇相當不錯,但是沒有央企和國企的事業編制。
3. 719研究所領導名單
2019年“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名單
1,于敏,男,漢族,中共黨員,1926年8月生,2019年1月去世,天津寧河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級科學顧問、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長期領導并參加核武器的理論研究和設計,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為氫彈突破作出卓越貢獻。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全國勞動模范”“改革先鋒”等稱號。
2,申紀蘭,女,漢族,中共黨員,1929年12月生,山西平順人,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黨總支副書記,第一屆至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她積極維護新中國婦女勞動權利,倡導并推動“男女同工同酬”寫入憲法。
3,孫家棟,男,漢族,中共黨員,1929年4月生,遼寧復縣人,原航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科技委主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原高級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七、八、九、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他是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創者之一,擔任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總設計師,為我國突破衛星基本技術、衛星返回技術、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和定點技術、導航衛星組網技術和深空探測基本技術作出卓越貢獻。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改革先鋒”等稱號。
4,李延年,男,漢族,中共黨員,1928年11月生,河北昌黎人,原54251部隊副政治委員。
5,張富清,男,漢族,中共黨員,1924年12月生,陜西洋縣人,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來鳳支行原副行長。
6,袁隆平,男,漢族,無黨派人士,1930年9月生,江西德安人,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
7,黃旭華,男,漢族,中共黨員,1926年3月生,廣東揭陽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719所名譽所長、原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8,屠呦呦,女,漢族,中共黨員,1930年12月生,浙江寧波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4. 719研究所 所長
黃旭華(1926年3月12日- ),中國核潛艇之父 ,廣東汕尾人 ,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廣東省汕尾市紅海灣區田墘鎮 ,祖籍廣東省揭陽市揭東區玉湖鎮新寮村,交通大學1949屆校友 ,中船重工集團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開拓了中國核潛艇的研制領域,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北省科協榮譽委員,曾任前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719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副所長、所長兼代理黨委書記、以及核潛艇工程副總設計師、總設計師、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等職。
5. 719研究所領導名單 孫
中船重工719作為我國一個上市企業,份量不可估計,2014年納稅已經達到2.14億元 二 中船十分重視科研,因此,花大力氣成立了集團的719研究所,根據老一輩回憶,已經超過15年歷史 三 作為一個專門研究物流的研究所,設施以及師資匹配都很好。
6. 719研究所領導班子
海王機電工程技術公司是中船重工第719研究所的全資公司,是在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注冊的高新技術企業,多年來一直被評為湖北省重合同守信用企業。
7. 719研究所歷任所長名單劉
1月10日,202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
202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項目4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項目6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項目185項。中國船舶集團所屬719所名譽所長黃旭華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摘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0名外籍專家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202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員:黃旭華、曾慶存。